小学语文级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3-09-07 04:10: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一:《猴子捞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猴子捞月》。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自由发挥,进行创意写作。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意义。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猴子捞月》。

2.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笔记本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月亮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谈论月亮的形状和颜色。

2. 学习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猴子捞月》的录音,学生跟读并朗读,师生共同理解课文的意义。

3. 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例如:“猴子捞月”中的“捞”是什么意思?“猴子捞月”是不可能实现的,那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个故事呢?

4. 分组阅读: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并阅读课文。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朗读,并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5. 创作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写一个自己捞月亮的故事。学生可以参考课文中的情节,也可以自由发挥。

6. 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分享。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强调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故事整理成文章,并在下节课上交。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二:《小猪佩奇过生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课文《小猪佩奇过生日》。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日的喜爱和期待。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小猪佩奇过生日》。

2. 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绘画纸和颜料。

4. 笔记本和铅笔。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通过显示一张关于生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生日的期待和喜爱。

2. 学习课文:

教师播放课文《小猪佩奇过生日》的录音,学生跟读并朗读,师生共同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人物。

3. 理解课文: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例如:“小猪佩奇过生日”中的“过生日”是什么意思?小猪佩奇过生日时,家人为她准备了哪些礼物?

4. 绘画活动: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场景插图,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日的喜爱和期待。学生可以选择画自己过生日的场景,也可以选择画小猪佩奇过生日的场景。

5. 写作活动: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日的喜爱和期待。学生可以写一篇短文或者写一封生日信。

6. 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分享。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朗读。

五、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强调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写作作品整理好,并在下节课上交。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学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

3尝试模仿课文写简单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各小节的不同语气,感悟语言文字。

情意目标:

1培养学生高尚的同情心、爱心和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创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2难点:读出各小节的不同语气。

三.教学策略:

这首诗内容不难理解,但是各小节表的的感情色彩的细微差别要让学生体会并朗读出来不容易。所以,采用多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以范读、领读为主要方法。其次,尝试运用网络环境来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使用网络资源。

四.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

2指导学生通过多媒体预习,学习运用网络资源。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授课时间: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师:有谁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2想不想自己读一读?打开老师为你从网上链接好的网页,读一读。

3老师诱导进入诗歌的学习:马良的神笔是多么神奇啊,假如我有一支,该多么好啊。你想吗?我们来看看,有个叫白冰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了解大意。

1范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有个整体印象。

2自己读一读。鼓励学生通过课件自我检查。

3跟同学议一议,读懂了什么。

通过看课件中的填空来检测。先自己说一说,再指名说,反馈自读的结果。

三.精读涵泳,感悟语言。

1鼓励学生读诗歌,正音。

2自己再读一读,琢磨琢磨每一小节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3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学生品读每小节。如第一节:“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应该用愉快的语气来读。后面两句“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则要读出温柔的,怜爱的语气。第三小节,应该读出对残疾朋友西西的同情、忧伤。

比较“给小树画太阳”和“给冬天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读第二小节,看看有什么发现。交流阅读收获。

4再整体读,读出每小节开头的“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不同的语气来。

四.分角色朗读,升华情感。

1师生分读。老师读每小节的前两行,学生读其他的。

2男女生分别读。

五.作业:拓展延伸。

1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做些什么?模仿课文,用诗的语言写下来。

2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

二.交流自己的诗歌,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其他人可以评价,可以建议修改。

三.练一练,连线搭配词语。(课件)

红红的 北风 快活地 等待

好吃的 身体 苦苦地 成长

寒冷的 太阳 轻轻地 叹息

健康的 谷粒

遥远的 地方

四.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1指名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2观察,总结规律,发现哪些字的哪些部首发生了变化。

3指导练习。

板书设计:

给小树画 红红的太阳

假如 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给小鸟画 谷粒

给西西画 好腿

……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读4个字。

2、展开想象,说一说假如自己也可以变,想变成什么。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我对生活的热爱和乐意为人们做好事的愿望。

教学重点:感受“我”变成小动物后的乐趣。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说一说假如自己也可以变,想变成什么,能够把语言组织完整,有条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你可以变成任何东西,那么你们都想变成什么?为什么?(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我可以变”这篇课文,看看我们的小主人他想变些什么?

二、新授:

(一)提出自学要求: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互相说一说,小主人都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3、书上是怎样写的?(先说想变什么,再说怎样生活,最后说想为人们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二)小组汇报交流。

1、各组汇报,互相补充。

2、指导学生说完整话,把自己的意思表述清楚。

(三)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1、想想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驰骋,按照书上的表达方法说出自己的想象。)

2、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3、汇报,自由发言。

三、课堂小结:今天大家的表现非常好,都能够展开合理的想象,而且都考虑到了为人们做好事,希望你的愿望有一天能够得以实现。

四、作业:把你们说的写成一段完整的话。

板书设计:

假如我可以变

蜻蜓除害

青蛙捉虫

蚯蚓翻松泥土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能用比较通顺的语句,不拘形式地写下想象中的“我之变”。

2.学会自我修改习作。在交流中,学会欣赏他人写得成功的地方,用以修改习作的不足之处。

3.享受大胆想象,自由表达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拓宽习作思路,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难点:习作有内容,根据想象编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发兴趣,渲染情感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2、说说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比如孙悟空、蜘蛛侠、小魔仙等)

师:动物会说话 有神奇的本领 用他的本领帮助人们、拯救地球等(结合幻灯片)

板书:拥有神奇的本领

3.激发兴趣

想象有多遥远,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要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的精彩故事。先来给大脑做运动,让我们的大脑活跃起来!(说一说你喜欢的事物,可以说一种,也可以说多种。)

出示小提示(表达句式)

a.我最喜欢

b.我喜欢 ,还喜欢 ……

二、创设情境,随心所欲的变。

1、创设情境变成自己喜欢的事物!(板书 变成了 )

2、带着喜悦兴奋之情介绍“我变成了____,变成的新事物的样子。

三、放飞想象,酣畅淋漓的讲。

1.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的烘托下,教师语言描述,放飞想象,踏上神奇之旅。

2.请大家睁开眼睛,旅行结束了,我想你们现在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在脑子里想一想怎么说。如果你感到有点儿困难,可看课件中的提示。

3.想好了吗?赶紧和你的朋友说一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适时点拨指导。)

四、分享交流,体验百变后的快乐

1.指名说“变”的经历,分享“变”的快乐。(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

2.根据其他学生评价、提问,指导该学生把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说具体。

、我手写我心

1、范文引路

出示范文,梳理文章写法。(想象具体,有事例)

再出示一篇范文,让学生明白习作要大胆想象、形式多样化。(用上好词佳句、拟人化手法展开想象)

2、学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六、习作点评

1、 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读后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习作中的优秀片段,精彩语句,恰当的用词;引导学生给予赞扬。(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改正过来,有好词佳句、故事奇妙等给自己星星奖励)

2、学生朗读自改习作,

3、展示几篇修改之后的习作,适当点评。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堂作文指导课《假如我会变》,感触颇多。现将收获与一点思考小结如下:

一、利用童心,激发童趣

孩子天生爱幻想,我在课前先让孩子欣赏动画音乐陶冶情趣,再聊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动画中的人物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把目光投向神奇的变化,不断发现、捕捉在生活中有趣和值得关注的事物,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

二点燃想象之火,激发表达欲

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大脑进入兴奋状态时,教师借想象让大家变成了自己喜欢的事物,随后教师扮演“蜡笔可可”这个新角色,来营造一种新角色互相自我介绍的氛围,达到情动辞发的效果。教师语言描述,放飞想象,踏上神奇之旅。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享交流,体验百变后的快乐,在交流中拓宽思维的深度,丰富“变”的过程。在口语交际中使学生感悟到习作的思路,“说清楚”,为“写明白”奠定基础。

三、范文引路,指导写法

出示范文,让孩子观察作者和我们分享了什么?从孩子的回答中总结要把故事写具体要按一定的顺序,用上好词佳句和拟人化的手法等。

四、关于“修改”的反思

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我觉得还是做得不够,只是做到蜻蜓点水。应该展示学生自我修改的习作,并针对写得不具体的进行二次指导,二次习作,二次点评,让孩子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小学语文级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巩固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适当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理解文本,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仿写创作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显示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巧妙的着眼点(神笔)激趣,带动思维,激情入境,使学生产生共鸣。

2、培养语感: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科的个性,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加强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通过诵读、联想、评价,感受深刻的文本内涵。

3、拓展文本:在深入研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设计了适宜的句、段训练,师生共同进出课文意境,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有机整合与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预设目标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抓住“神笔”一词,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浓厚兴味。

1、揭题《假如》,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假如”这个词语的?

2、师:课文中的作者想象自己如果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会干什么事。你觉得马良的神笔是一枝怎样的笔?3、出示图片与小诗:马良爱心大,神笔手中拿,看谁要帮助,他就画画画。

1、学生谈理解。

2、学生畅谈:这枝笔画的画能变成真的,帮助穷苦人的笔,惩治坏人的笔……

3、学生读一读。

二、感悟课文,朗读积累创设一个师生思维直接交流的情境,将文本直观地呈现课堂当中,让一切来的那么自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1、师:谁需要帮助,马良就会用这枝神笔画出他最需要的东西。那课文中谁需要帮助呢?

2、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体现小树、小鸟和西西需要帮助的句子。

3、自读自悟,各自准备班上汇报。:提示:当我读到()的时候,我( )。

4、集体感悟,指导诗中相应句子的朗读。l感受小树的困难。

(1)、抓住“寒冷、缩着、叹息”这些词体会小树的'冷。

(2)、谈到“叹息”时想象小树当时会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最后两行诗句。

感受鸟妈妈和小鸟的困难。

(1)、抓住“苦苦、哭泣”体会小鸟的饥饿。

(2)、学学哭泣的样子,想象小鸟一边小声地哭,一边还说着什么?请演一演、说一说。

(3)、抓住“遥远”一词体会。联系诗句“遥知不是雪”或“遥看瀑布挂前川”理解“遥”的意思。表扬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

(4)、朗读最后三行诗,突出重点词。

整合一、二两节

(1)、同学们,北风中的小树,饥饿的小鸟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2)、文中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为小树画了(

),为小鸟画了(

)。

(3)、指名读读填进去的短语,突出“红红的”与“许多”。

(4)、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小鸟有了许多好吃的谷粒,会多么开心啊!请小朋友读读1、2两节,试着读出他们得到帮助后喜悦的心情。

学习第三节

(1)、同学们,还记得课文中哪一句话写出西西需要帮助吗?是不是这句?教师故意丢掉“只”字再让学生读。

(2)、学生提出少了“只”字,讨论少了“只”字要不要紧。

(3)、此时西西最想要的是什么?一双好腿对我们来说是多么平常,可是在西西眼里却是那么珍贵。正当西西非常苦恼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腿终于能动起来了,他会怎样?(体会由沉重到兴奋的变化)你能让所有的同学都感受到西西的这份欣喜吗?朗读全段。当你读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最兴奋,请你再读读。

5、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1)、教师配乐范读。

(2)师:同学们,多么感人的诗啊,请大家学着老师的样,有感情地读读全文,有能力的还可以选几节背一背。

(3)巩固全文。

1、学生回顾课文,口答。

2、学生划出、并指名汇报体现他们需要帮助的句子。

3、学生反复读读这几句话,围绕提示在书上作简单批注。

4、学生根据提示中的句式畅谈各自的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理解、整合课文内容,同时能有感情朗读。指名说说。指名填空,练读括号中的短语,突出这些事物的特点。通过师生评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2两节。。学生通过争论,从“只”字中感悟西西的那份无奈。指名朗读第三节,重点读好最后两行。

5、(1)、静静地听教师的范读,用心去感受诗中内容。(2)、学生自由练读全文,指名自由读、背喜欢的段落。

(3)、全班配乐朗读。

三、仿写创造。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学生在创作中表达出他们的向往和追求。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作业纸:

1、学生仿写。

2、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不错!你们不仅诗写得好,还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自己写的诗,贴到墙上,让大家都来读读、背背。1、学生独立完成或与同学合作完成。2、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成果,师生评价,特别优秀的读读、背背。

小学语文级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