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平行线的教案【实用6篇】

时间:2013-03-05 01:41:2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一

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平行线,我设计了一份最新的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 掌握判断平行线的条件和方法,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判断平行线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实验器材:直尺、铅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一些与平行线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平行线的兴趣,并复习线段、直线、角度等基础概念。

Step 2: 引入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Step 3: 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如何判断两条线段是否平行?

2. 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Step 4: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 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两条平行线,并测量它们的夹角。

2. 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两条不平行的线,并测量它们的夹角。

3. 思考并讨论为什么两条平行线的夹角相等,两条不平行的线的夹角不相等。

Step 5: 教师点拨和总结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平行线的条件和方法。

Step 6: 拓展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Step 7: 总结反思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二

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行线,我设计了一份最新的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提高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

2. 理解平行线的判断条件和方法,能够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 判断平行线的条件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2. 实验器材:直尺、铅笔、纸张等。

3.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知

通过展示一些与平行线相关的实际问题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平行线的兴趣,并复习线段、直线、角度等基础概念。

Step 2: 引入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通过教学课件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

Step 3: 观察实践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并找出一些平行线的实际例子。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社区中进行实地观察,并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

Step 4: 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的利用

带领学生到图书馆或利用互联网资源,让他们找到更多关于平行线的资料和实例,并进行学习和讨论。

Step 5: 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1. 分享和讨论找到的实例,总结平行线的判断条件和方法。

2. 设计一个小组作业,要求其他小组判断其中的线是否平行,并给出理由。

Step 6: 教师点拨和总结

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平行线的条件和方法。

Step 7: 拓展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Step 8: 总结反思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困惑。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的运用,提高他们对平行线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实地观察和研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加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性质公理推出性质的过程;

2.感受原命题与逆命题,从而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与判定公理的区别,能在推理过程正确使用.

对话探索设计

?探索1反过来也成立吗

过去我们学过:如果两个数的和为0,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反过来,如果两个数互为相反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0.显然,这两个句子都是正确的.

现在换一个例子:如果一个整数个位上的数字是5,那么它一定能够被5整除.对吗?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对不对?

结论:如果一个句子是正确的,反过来说(因果对调),就未必正确.

?探索2

上一节课,我们学过: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反过来怎么说?猜一猜:它还是对的吗?

?探索3

(1)用三角尺画两条平行线a、b.说一说:不利用第三条直线能画出两条平行线吗?请画出第三条直线(把它记为c),并说明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的根据(公理或定理);

(2)在(1)中再画一条直线d与直线a、b都相交,找出其中的一对同位角,用量角器量出它们的度数验证你原来的猜测.

结论: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与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一样,这个结论也是基本事实,即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出来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平行线的性质公理,它是平行线的第一条性质.

?探索4

如图,请画直线c截两条平行线a、b;再在图中找出一对内错角.同学们一定能从直觉判断这对内错角也是相等的.也就是说: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它是平行线的第二条性质.

现在我们来试一试:如何根据性质1说出性质2成立的道理.

如图,

∵a∥b(已知),

∴∠1=∠3(____________________).

又∠3=________(对顶角相等),

∴∠1=∠2(___________).

以上过程说明了:由性质1可以得出性质2.

?探索5

我们学过判定两直线平行的第三种方法: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把这条定理反过来,可以简单说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一猜:把这条定理反过来以后,还成立吗?

?练习

p22练习

说一说:求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根据平行线的哪一条性质?

?作业

p25.1、2、3

?补充作业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

(1)若a∥b,可以得到∠1=∠2.根据什么?

(2)若∠1=∠2,可以得到a∥b.根据什么?

(注意:(1)、(2)的根据一样吗?)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让学生经历用三角板、量角器画平行线的方法,积累操作经验;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认识到通过观察、想象、实践、操作、归纳可以获取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人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平行线的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是平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平行线时要使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平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按要求就近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接受学习、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五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相交,大家仔细观察,再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a与b不相交的位置?

(2)在生活的身边,有很多线是平行的,大家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哪些线是平行的?校图内有哪些线是平行的?

(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线,也找出了很多的平行线,那究竟怎样的线叫平行线?

(4)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

活动结论:

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注:教师通过实例告诉学生,平行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活动二:

活动内容:让学生回忆活动一或让学生再次转动木条a,并仔细观察其变化情况,在黑板上出示课本p14图5.2-3,让学生画平行线。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操作实践,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在活动一:转动木条a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使得a与b平行?

(2)让学生拿出工具画图,在p14图5.2-3中,试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再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

活动结论: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活动三: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课本p14图5.2-2),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交流。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仔细观察分析,以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1)平行线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有时也可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左图),在这一个图片中,哪些线是平行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位置关系?

(2)在体育活动中也存在着平行线(教师出示如课本p14图5.2-2的右图),在这个图片中,旅游池中的隔道绳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以上两个实例中,说明了平行线具有什么性质?

活动结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三)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1、课本p19习题5.2第7题。

2、选择题(用小黑板展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过任一点p可以作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

b、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

c、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四)小结

从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1)知识内容小结:①平行线的定义及其符号表示法。

②平行线的两条性质。

(2)学习方法小结:可以通过观察、想象、实践、分析等方式,来获得平行线的有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课本p20习题5.2第1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来完成,上完这节课后,自我感觉比较好,因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主动,由于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模型、图片都比较感兴趣,全班学生都认真、主动地参与了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得出结论。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感到不足的地方:第一,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够好,有少部分的学生虽然积极参与了活动,但难于得出结论;第二,在实践画图的过程中,操作显得不够熟练;第三,由于学校班额的人数过多,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不能够让所有小组的代表都有发言机会。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 篇六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学习目标一: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平行线。

如图:a与b互相平行,记作,a。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平行线的有。

学习目标二:掌握两个平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平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最新平行线的教案【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