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最新6篇)

时间:2019-02-01 07:34: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本文将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堂传统文化教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能够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

3. 能够通过参观传统文化展览和观看传统文化表演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视频或展览资料,介绍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2. 绘画、手工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剪刀、彩纸等。

3. 传统文化表演或展览的场地安排。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展览资料,向幼儿介绍传统文化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幼儿思考: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

Step 2: 学习

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如中国画、剪纸、京剧等。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幼儿对传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Step 3: 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情感。可以鼓励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传统文化元素,或者制作传统文化手工作品。

Step 4: 体验

安排幼儿参观传统文化展览或观看传统文化表演。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Step 5: 总结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体验。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二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本文将为大班幼儿设计一堂传统文化教案,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创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等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能够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视频或展览资料。

2. 传统文化体验和创作的材料,如传统乐器、传统服饰、传统美食等。

3. 教学场地的布置和安排。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教师通过展示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视频或展览资料,引导幼儿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

Step 2: 观察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和体验传统文化的不同元素,如传统乐器、传统服饰和传统美食。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Step 3: 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方式,创作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品。可以让幼儿制作传统乐器、传统服饰或绘制传统文化元素的画作。

Step 4: 互动交流

安排幼儿在小组或全班的形式下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Step 5: 总结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的内容,回顾幼儿的观察、体验和创作。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和理解,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三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在我国,茶的品种繁多,制茶的工艺各种各样,“饮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说“茶”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茶饮料,收集有关茶的知识并将其分类整理,使幼儿在为祖国文化自豪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1、认识,了解几种生活中常见的茶叶。

2、通过品茶,初步认识到茶叶是一种解渴的好饮料。

3、引发制作“茶饮料”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4、通过对茶文化的了解,激发幼儿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1、幼儿在家品尝家长泡的茶叶,并让他们在品尝的过程中了解各种茶的名称并从家里带自己喜欢喝的茶叶到幼儿园。

2、绿茶、红茶等:茉莉花、菊花、玫瑰花等分别放在小盘子里,每个小盘子一把小勺、孩子自己的喝水杯一个。

3、有关茶知识的课件。

4、《茶叶的聚会》故事磁带。

1、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1)师:“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回家品尝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泡的茶,并了解茶的名称,有谁能把自己品茶的经过和了解到的有关茶的事情,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2)请幼儿讲述,鼓励幼儿讲述的越多越好,每位幼儿讲述完,教师要用一句概述性语言小结。

2、介绍有关茶的知识

(1)将幼儿收集和老师准备的茶叶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形状、颜色以及味道。

(2)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茶叶是怎么生长?人们是怎么进行采摘?如何加工?以及如何冲泡?

(3)听故事《茶叶的聚会》进一步了解有关茶的文化。

3、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茶饮料。

(1)师:小朋友,我们了解了这么多茶的知识,如果让你发明一种茶的饮料,你会做一些什么样的茶饮料呢?(让幼儿互相讨论)。

(2)请幼儿将讨论的结果和小朋友分享。

(3)幼儿动手动脑发明制作“茶饮料”。

教师要给予幼儿帮助,并提醒幼儿倒热水时要注意安全。

(4)泡好茶以后,待温度适宜时请幼儿相互观察颜色、闻闻气味、并一边品尝一边向同伴介绍推荐自己的茶饮料也可请同伴品尝自己制作的茶饮料并根据品尝者的建议改进配制方法。

引发幼儿继续探究“茶”知识的兴趣。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是哪个国家最先发明喝茶的?(幼儿肯定回答不知道)“如果”我们想了解一种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应该怎么做呢?(让幼儿讨论)最后教师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去搜集有关茶知识的信息。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四

1、知道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增强幼儿做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能说出自己和自己熟悉的人的属相,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关心。

3、知道属相共有十二种并包括哪些动物。初步了解其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

1、活动前让幼儿了解自己父母和其他熟悉的人的属相;丰富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2、教具:十二属相的大图片一套;动画课件《十二属相的故事》

3、每名幼儿若干小动物图片(其中抱括十二属相)。

4、彩带若干条。

一、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年龄及属相,并说一说自己所熟悉的人的属相。

二、通过观看动画《十二属相的故事》,知道属相有十二种及分别是哪十二种动物。

1、师:属相到底有多少种?又都有些什么动物?听了下面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播放动画课件《十二属相的故事》。

3、看完动画,教师提问:

属相有多少种?

十二属相包括哪十二种动物?

(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动物图片,不要求幼儿按顺序)

4、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了解十二属相的顺序,重点知道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动物是谁。(教师同步调整十二属相的顺序)

三、通过操作活动和音乐游戏,加深幼儿对十二属相的认识。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五

(1)了解中国结的编结工具与制作材料,尝试学编最简单的十字结。

(2)体验编结活动的快乐,发展动手能力。

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

一、认识制作材料和工具

1、小朋友都说中国结非常漂亮,那我们今天也来动手做一款中国结,好吗?

2、那你们想想制作中国结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师生共同讨论

3、幼儿先看看、摸摸、讲讲制作中国结的材料和工具

二、幼儿尝试操作

1、知道为什么叫中国结吗?结是什么呢?

2、观察并讨论老师制作的中国结(十字结)是什么样的?

3、老师示范讲解。

4、幼儿尝试编十字结,教师观察,进行个别指导

5、幼儿说说自己尝试编结的感受。

二、引导评价

1、彼此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2、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或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 篇六

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一、交流讨论:

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

二、欣赏感受

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说说这些中国结的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讨论)

三、引导想像

1、除了我们带来的中国结,想想我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中国结呢?

2、教师小结:我们中国人真聪明,会编出这么多美丽漂亮的中国结,而且连外国人都非常喜欢我们的中国结呢。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案大班(最新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