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实用5篇)

时间:2011-02-01 06:10:3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篇一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患者的健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其主要内容。

首先,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店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药品是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药品的储存、分发、使用和销毁过程中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而减少药品的损坏和过期,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次,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药品储存管理,包括药品存放的环境要求和储存条件的监控。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相关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药品的储存条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符合要求。其次是药品分发管理,包括药品领用、发放和退还的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健全的药品分发制度,确保药品的正确发放和使用。再次是药品使用管理,包括药品的合理用药和药品的追溯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对药品的使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最后是药品销毁管理,包括过期药品和损坏药品的处理。过期药品和损坏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封存和销毁,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够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健全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店能够更好地管理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提高药品的利用率,降低药品的浪费,从而节约成本。同时,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增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社会声誉。

总之,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药店必须要遵守的重要规定。它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患者的健康非常关键。医疗机构和药店应根据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流程,确保药品的养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篇二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药店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医疗机构和药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药品是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能够确保药品在储存、分发、使用和销毁过程中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减少药品的损坏和过期,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药品储存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明确药品存放的环境要求和储存条件的监控措施。药品的储存环境应符合相关的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药品的储存条件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确保符合要求。其次是药品分发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药品分发制度,规范药品的领用、发放和退还。药品的领用、发放和退还应进行记录,确保药品的正确发放和使用。再次是药品使用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对药品的使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的使用应符合临床指南和相关规定,并进行必要的追溯管理。最后是药品销毁管理。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药品销毁制度,明确过期药品和损坏药品的处理办法。过期药品和损坏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封存和销毁,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疗机构和药店全员的共同努力。各级管理人员应加强对药品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药品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医疗机构和药店应建立健全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

总之,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药店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它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和提高医疗机构和药店的管理水平非常重要。医疗机构和药店应根据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流程,加强对药品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药品的养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和落实。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服务。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篇三

  为确保所陈列和储存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发生质量问题制定本制度。

  1 药品养护工作的职责是:安全储存,降低损耗,保证质量,避免事故。

  2 依据陈列和储存药品的流转情况,制定养护计划,进行循环的质量检查;对质量有疑问的或储存日久的品种,应有计划抽样送检。

  3 做好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的养护管理。

  4 对储存的药品应每季度检查一次,一般第一个月检查30%,第二个月检查30%,第三个月检查40%;对陈列的药品应每个月检查一次。

  5 在药品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或马上撤下柜台并暂停上柜台,尽快通知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6 养护人员应定期对药房的温湿度、药品的储存陈列、清洁和防火、防潮、防鸟、防霉、防虫、防鼠及防污染等工作进行检查。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篇四

  1.为规范本单位药房药品的储存与养护,确保药品质量,根据《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和墙壁,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垛与顶的距离不小于30厘米,多余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5厘米,以利于空气流通。

  3.做好药品的分类储存工作,根据药品的性能及要求,分别存放于常温处、阴凉处、冷柜:药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服药与外用药、易串味药应分开存放。

  4.报废、待处理及有问题的药品,必须与合格品分开存放,并建立不合格品台账,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造成帐货混乱的严重后果。

  5.建立和健全药品养护组织,明确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6.养护人员应做好药房的温湿度监测和调控工作(药房各类库房的温湿度要求为:常温库0-30℃,阴凉库10-20℃,冷库2-10℃,相对湿度45%-75%),每日上午9时左右、下午3时左右各监测并记录一次药房内温湿度。根据温湿度(储存普通品种药品的库房按照阴凉库标准,温度保持在10-20℃,相对湿度保持在45%-75%)状况,采取相应的通风、降温、增温、除湿、加湿等调控措施,并做好记录。

  7.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对一般品种按季度进行药品质量的养护检查,重点品种(如:易潮解、易霉变、见光易分解等)按月进行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养护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8.对效期不足6个月的近效期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报告表”。

  9.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柜储存,内用药与外用药、性质互相影响、易串味的药品应分柜存放,标志明显、清晰。药品应按品种、用途或剂型分类储存,标签放置正确,字迹清晰。

  10.养护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使用,及时报分管质量的院领导处理。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篇五

  一.本制度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制定。

  二.本医院设置兼职药品养护员,由具有药师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

  三.药品养护人员做到认真检查在库药品的储藏条件,配合保管人员进行库房温湿度的检测管理。每日上午9~10时、下午2~3时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温度: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下)、冷库(2~10℃),湿度在45%~75%之间,超出规定范围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四、对陈列和储藏的药品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并做好记录。一般药品每季度检查一次,重点品种包括近效期在一年以内的药品,贵细药品、二类精神s药品、易霉变、易潮解药品,已发现质量问题药品的相邻批号药品和储存时间较长的药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每月或每周检查一次。对质量有疑问及储存日久的药品及时抽样送检。对近效期的药品,按月填报效期表。

  五、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其特征,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并做好记录。

  六、药品养护人员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情况以及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等质量信息。

  七、药品养护人员具体负责养护仪器、设备(如除湿机、排风扇、空调)、冷藏设备、温湿度和监控仪器、仓库使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管理工作,检查养护设备的运行情况。

  八、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尽快通知质量管理负责人予以处理。

  九、药品养护人员负责建立药品养护档案,定时记录温湿度,维修、保养仓储养护设施,按月填报效期报表。

  十、本制度负责人为药品养护人员。

  十一、本制度每季度考核一次。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实用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