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优选3篇)

时间:2019-02-09 07:28:4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 篇一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类的过去,也给我们以启示。然而,有些历史典故却是如此不可救药,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有益的教训。本文将探讨两个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分别是古希腊的特洛伊战争和古罗马的堕落。

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这场战争起源于希腊诸神之间的争斗,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女海伦被绑架,而战争的结果是特洛伊城的毁灭。然而,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在于战争本身,而在于其不可救药的性质。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没有任何一方能够取得真正的胜利。特洛伊战争不仅是一场战争的结束,更是一种无尽的循环。正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所描绘的那样,战争只是不断重演的一种循环,人类注定无法从中得到教训。特洛伊战争的不可救药性质使我们无法从中汲取任何有益的教训,只能看到人类的愚蠢和无尽的残杀。

古罗马的堕落是另一个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在古罗马帝国的鼎盛时期,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罗马帝国逐渐走向了堕落。贪婪、腐败和无能的统治导致了帝国的衰落。古罗马帝国在内部和外部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政府腐败、财政危机、军队衰退等。然而,最不可救药的问题是人们对于自身堕落的无动于衷。当堕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没有人能够挽救古罗马帝国的命运。尽管有许多先知和思想家试图警告人们,但他们的警告往往被忽视或被视为异端邪说。古罗马帝国最终崩溃了,成为历史上的一段悲剧。

这两个历史典故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揭示了人类的无知和愚蠢。特洛伊战争和古罗马的堕落都是人类无法从中吸取教训的例子。特洛伊战争展示了战争的循环和人类的残忍,而古罗马的堕落则揭示了人类的贪婪和无能。这些典故提醒着我们,历史是不可逆转的,我们只能从中学到一些教训。然而,有些历史典故是如此不可救药,以至于我们无法从中汲取任何有益的教训。这是人类的悲剧,也是我们应该避免重蹈覆辙的警示。我们需要警惕并反思这些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以免重复同样的错误。

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 篇三

“不可救药”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这个成语来源于《诗.大雅.板》,天之方谑,无然谑谑。老夫灌灌,小子巩巩。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缴缴,不可救药。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括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周王朝的统治越来越不稳固。

眼看周王朝政权摇摇欲坠,关心国家的大臣都很痛心。忠心耿耿的老臣凡伯,极力劝谏周厉王改变暴虐的政治,力修德政,挽救国家。可是周厉王不听,一些权臣也嘲笑凡伯,说他昏庸无能,不识时务。凡伯非常气愤,挥笔写了一首长诗,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这首诗很长,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

“上天正在逞威

肆虐,

不要这样盲目快乐。

我这老夫一片诚意,

小子们却是骄傲自得。

我进谏的并非老昏之言。

你们反倒拿来取笑戏谑。

你们的气焰炽盛如火,

真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

这首诗的内容,是劝说周厉王和那些权臣千万别把忧患当作儿戏,应趁它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尽力防止它。若是忧患越积越多,就像病重一样无法治愈了。果然不出凡伯所料,公元前842年发生暴动,平民和奴隶们拿起武器,冲进王宫,周厉王仓皇逃走。西周从此哀落下去,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不可救药的历史典故(优选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