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优秀6篇】

时间:2019-01-08 02:34:3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小班音乐教案 篇一

主题:引导幼儿通过音乐游戏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引言:

音乐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小班阶段,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正在逐渐发展,因此,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培养音乐感知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本篇文章将介绍一堂小班音乐教案,通过音乐游戏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包括节奏、旋律、音高等方面。

2. 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器材:小鼓、铃铛、木鱼等。

2. 音乐素材:选择简单明快的儿歌或音乐片段。

教学步骤:

步骤一:音乐感知热身(10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儿歌,引导幼儿跟随节奏拍手、跺脚等。

2. 教师通过手势和肢体语言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步骤二:音乐游戏一-找音乐之星(15分钟)

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音乐之星”。

2.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每位“音乐之星”在音乐中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作或舞蹈。

3. 其他幼儿观察并投票选择他们认为最出色的“音乐之星”。

步骤三:音乐游戏二-乐器交响乐团(20分钟)

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种乐器。

2. 教师指挥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旋律演奏乐器,最后组合成一支乐团。

3. 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欣赏乐团演奏的音乐。

步骤四:音乐游戏三-音乐忍者(15分钟)

1.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列。

2. 教师播放一段音乐,每组的第一位幼儿开始模仿音乐中的动作,然后传递给下一位幼儿。

3. 如果幼儿模仿错误或遗漏动作,则被淘汰,最后留下的幼儿为胜利者。

步骤五:音乐感知总结(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总结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的提升。

结语:

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增强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音乐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班音乐教案 篇二

主题: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引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在小班阶段,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正在迅速发展,因此,通过音乐教育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将介绍一堂小班音乐教案,通过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音乐器材:小型键盘、木琴、手摇铃等。

2. 音乐素材:选择旋律简单、节奏明快的音乐片段。

教学步骤:

步骤一:音乐活动一-自由舞蹈(1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引导幼儿自由舞蹈。

2. 教师通过表情和身体语言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步骤二:音乐活动二-乐器创作(20分钟)

1. 教师分发乐器给每位幼儿,让他们自由演奏。

2.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片段。

3. 幼儿可以轮流展示自己的创作,其他幼儿可以用掌声和欢呼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赏。

步骤三:音乐活动三-情感表达(15分钟)

1. 教师选择一首情感丰富的音乐,引导幼儿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教师鼓励幼儿用声音、手势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四:音乐活动四-歌曲编写(20分钟)

1.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编写一首简单的歌曲。

2. 教师可以给出歌词的一部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填写剩余的部分。

3. 幼儿一起唱出自己编写的歌曲,并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

步骤五:音乐表达总结(10分钟)

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音乐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音乐表达的理解和感受。

结语:

通过音乐活动的方式,幼儿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让幼儿在音乐中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才华。

小班音乐教案 篇三

聆听《船歌》

表演:《噢!苏珊娜》

聆听《船歌》,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流畅的唱好《噢!苏珊娜》,为歌曲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

辨别二声部的音调,并画图形谱。

琴,录音机、歌词图片、打击乐器

1、初听全歌: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听的出歌曲所反映的内容吗?学生试着将自己听到的描述出来。

2、师出示歌词图片,让学生看着歌词复听全歌。

3、师生交流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景—突出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4、再复听全歌,重点聆听合唱,并回答书上问题: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学生回答)

5、再听,老师向学生讲解合唱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歌曲。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

6、随音乐用手的划动来表示曲调的起伏流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感。

2、老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弱拍的附点节奏。

3、跟音乐哼唱歌曲,注意唱准音调。

4、老师再次范唱,让学生明白歌曲虽然很熟悉,但是要唱准并不容易。跟着老师的琴声学唱歌曲。

5、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添加伴奏,分步进行。

6、老师随音乐跳邀请舞,邀请学生一起来表演歌曲。让学生感受:无论是唱还是伴奏、伴舞,都必须以对朋友的友谊为中心,表达出对友情珍惜的心情来表演,才能表现出歌曲的欢快情绪。

7、编邀请舞,教师给基本舞步—跑跳步,其他的舞步学生小组设计创作,师作指导。

8、小组展示自己组内编的邀请舞,可以以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参加的形式展示出来。(师生作评价)

9、师生齐跳邀请舞,在音乐声中出教室。

小班音乐教案 篇四

:谁来了

1、通过活动,使幼儿学会使用动词:飞、游、爬、跳

2、积极参与游戏,发展幼儿想象力。

重点领域:语言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蝴蝶、小鱼、乌龟、小兔图片;会飞、游、爬、跳的动物头饰;音乐

1、播放音乐,师:春天真美丽,小动物们要举行音乐会,你们看谁来

了?它是怎样来的?

2、逐一出示蝴蝶、小鱼、乌龟、小兔等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

的动作,帮助幼儿理解飞、游、爬、跳等动词,

3、师:想想看,除了蝴蝶会飞,还有哪些动物也会飞的?

它们是怎样飞的?让我们来学一学。

依次进行下去,方法同上,请幼儿说一说、学一学还有谁会爬、跳、游。

4、小朋友,动物园音乐会开始了.你们看,小动物们多开心呀!

我们也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吧!谁想扮什么动物,就找好头饰戴在头上,表演谁的动作.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五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唱准曲调、吐字清楚。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编歌词,并表演。

3、幼儿初步感受生活、艺术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歌词,并表演。

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若干、其它图片。

1、听小鸭子叫的声音,引出小鸭。

2、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鸭子的了解,认识鸭子。

3、学学小鸭走路,引出课题。

1、逐步出示图片(如;当唱到“大桥下”时出示图片大桥;当 唱到“一群鸭”的时候,出示图片小鸭。)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为歌曲创编做好铺垫。

2、请“小老师”教唱。

1、谈话活动(请幼儿谈谈生活中,你们还看到哪里又什么?)

2、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加到歌曲中,应该怎么样加。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歌词,请孩子们表演。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出教室找一找,幼儿园里有什么,能加到歌词中去。

请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场景画出来。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小百科:鸭是雁形目鸭科和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

小班音乐教案 篇六

1、有感情地运用对唱形式表现歌曲,并掌握节奏型ⅹⅹⅹ–︱

2、体验在游戏过程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鸡、小鸭、小猫的头饰及图片,门,图谱、节奏卡。

1、练习节奏型ⅹⅹ︱ⅹⅹⅹ–︱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叫的?说的真好(幼:叽叽叽)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群小鸡,出示小鸡的图谱

它会怎么叫呢?(幼:叽叽叽)

师:一只小鸡叫一声,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有延长音的小鸡节奏图谱。

师:咦,后面多了个什么?(幼:小横线)有了这个小尾巴,小鸡会怎么叫呢?谁来学一学?到了小尾巴这怎么办呢?

师: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示范,念出节奏。

师:我的声音到这怎么啦?

幼:声音长了一点。

师: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来学学小猫叫。

1、师:小朋友学的真好。今天小鸡家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图谱,并贴上小鸡的头饰)听,是谁在敲门?

师:这首歌是几个小动物唱的?(幼:2个)哪两个(幼:小鸡和小猫)他们是怎么唱的?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歌有什么不一样?他们是不是一起唱的?(幼:不是,他们是一人一句的唱的。)

1、师:小朋友说的真好,他们是一人唱一句(贴头饰)来唱歌的。

2、师:歌里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撕开遮挡纸)小鸡是怎么问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是怎么唱的?

小猫是怎么回答他的?我们再来听听小猫是怎么回答的?(撕开遮挡纸)小猫怎么回答的?(幼:你的朋友来看你,请开门,我是小猫,喵喵喵—)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唱的。我们再来学一学。请个别幼儿起来学一学。

师:小鸡又是怎么唱的

(幼:我的朋友快进来,快进来)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再次欣赏歌曲

师:原来小鸡家来的这位客人是小猫,让我们完整地再来听一听这首歌,会唱的宝宝跟着唱。

3、我们跟着琴完整的学一学。

4、小朋友唱的真好听,老师想听你们唱一唱。

1、教师扮演小鸡,幼儿扮演小猫

师:小朋友唱的真开心,我想跟你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歌曲里有两个小动物,你们想扮演谁?

这样吧,我们来商量一下,我先来扮小鸡,你们来扮小猫,等一下我们再来换。

看好了,有小鸡头饰的部分我来唱,有小猫头饰的部分你们唱

2、师幼互换角色对唱

师:我们来换一下,你们来扮演小猫,我来扮演小鸡,有小鸡头饰的是你们唱的,小猫的我来唱,小鸡先唱。

3、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师:现在,想扮演小鸡的就坐在小鸡这边,想扮演到小鸡家作客的小动物坐在另一边,我们再来玩一玩。

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去告诉隔壁班的宝宝吧。

小班音乐教案【优秀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