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案(精彩4篇)

时间:2011-03-02 07:20:3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一

标题:磁力与电流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理解磁力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应用安培定律计算磁场强度的方法;

3. 能够解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 磁力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2. 安培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掌握应用安培定律计算磁场强度的方法;

2. 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磁铁、导线等实验器材;

3. 安培表。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将一根导线通电后放在磁铁附近,让学生观察导线的运动情况,引发学生对磁力与电流的关系的思考。

Step 2 理论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磁力与电流的关系,讲解安培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安培表测量不同电流下导线所受的磁力,并记录数据。学生根据实验结果与安培定律,计算出不同电流下的磁场强度。

Step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总结磁力与电流的关系,并解释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Step 5 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力与电流的应用,如电动机、电磁炉等,并进行讨论。

Step 6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磁场强度,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二

标题:光的反射与折射

教学目标:

1. 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3. 能够解释平面镜和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

1.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 平面镜和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

教学难点:

1. 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2. 理解平面镜和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平面镜、透明介质等实验器材;

3. 光线追踪器。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利用平面镜和光线追踪器,让学生观察光线的反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与折射的思考。

Step 2 理论学习(15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介绍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基本概念,讲解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说明。

Step 3 实验探究(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光线追踪器追踪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Step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进行讨论,总结光的反射与折射的规律,并解释平面镜和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

Step 5 拓展应用(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并进行讨论。

Step 6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反射与折射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

(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三)教学准备

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

二、进行新课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

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https:/// 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

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六)作业

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2、动手动脑学物理

八年级物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

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曲线运动

(1)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

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

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

(3)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的情况。

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

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情景:

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

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

(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3)推理:

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

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

(2)观察完模拟实验后,学生做实验。

(3)分析归纳得到: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为什么做曲线运动。

(5)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也在这条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

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夹角,这时,合力就

不但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三、巩固训练:

四、小结

1、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上。

3、当合外力f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夹角a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五、作业:<创新设计>曲线运动 课后练习

八年级物理教案(精彩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