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精简3篇】

时间:2018-01-01 07:36: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篇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旨在评估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为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一、背景分析:

1.1 政府治理的现状

目前,我县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政务信息化程度低,政府服务效率不高,与市民互动交流渠道不畅。

1.2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意义

电子政务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可以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交流,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调研方法:

2.1 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

2.2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代表和普通市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和期望。

2.3 实地走访

走访了解了其他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挑战。

三、可行性评估:

3.1 技术条件

我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广泛,这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3.2 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为推动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3.3 市场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到,市民对电子政务建设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方便地办理政务事务。

四、建议与对策:

4.1 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提升政府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服务能力。

4.2 搭建电子政务平台

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4.3 加强技术培训与安全保障

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具备可行性,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技术建设和市场推广,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篇二

引言:

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动政府治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旨在评估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背景分析:

1.1 电子政务的定义和意义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方式,可以实现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1.2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县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服务效率不高,市民办事繁琐,信息化程度较低。

二、调研方法:

2.1 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成功经验。

2.2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针对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代表和普通市民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需求和期望。

2.3 实地走访

走访了解了其他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挑战。

三、可行性评估:

3.1 技术条件

我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覆盖广泛,这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3.2 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支持力度较大,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规划,为推动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3.3 市场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了解到,市民对电子政务建设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方便地办理政务事务。

四、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

提升政府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4.2 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搭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4.3 加强安全保障和技术培训

加强政府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

我县电子政务建设具备可行性,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投入,加强技术建设和市场推广,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提升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篇三

书记:

按照您的指示,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就电子政务建设的作用、投资、应用等方面,和有关部门及个别企业进行了座谈和了解,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子政务的理论作用

虽然政府机关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一般来电子政务有四种功能:一是公众信息发布功能。政府机关可以将新的政策、新的条例、法规、办法等发布给广大民众,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二是意见反馈功能。可以让访问者在网站直接将意见、建议、申报材料等发送到网站管理员的信箱中。三是网上办公职能。政府机关可以在线发布通知、填报表格、开视频会议、网上审批等。四是企业可以在线提报产品等,直接实现网上交易,也就是电子商务。

二、电子政务应用与我县现实情况的矛盾

一是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去年,济南**和**两家网站制作公司分别就我县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了考察并拿出了《技术方案书》,按照设计要求,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网络建设包括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之间的网络平台架构相关配套设备(如机房、机房装修、服务器、光缆、软件等)的建设,费用为163万元;二期网络建设费用主要用于接入县城内各部门、企业及其它网络终端用户交换平台、光缆、软件等共计317万元;三期网络建设主要是各乡镇、村的交换机、线路租赁费等共计121万元。整个工程总计投资600多万元。目前,我县互联网用户仅有4000户左右(包括家庭、单位和网吧),全县人均上网率相当低,加之传统政务和商务习惯使然,致使我县目前信息化实现程度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网站建成后短期内收回投资的难度很大。通过对***、****、****等已经建有自己网站的企业的了解,其网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毫无作用,其产品推介、交易仍以传统的参加展览会、交流会等商业活动为主。

值的一提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以上的设计费用仅仅用于政府中心门户网站软、硬件的建设,如果再计算各位领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村、企业网络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等)等的投资费用,又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这部分投资是必须由县财政、各部门、乡镇、村及企业自己来承担的。

二是新技术与直接应用者落后的操作技能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县目前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广大民众电脑知识普遍缺乏,我县综合信息平台建成后,对应用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新的甚至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的参与者和使用者对于该系统的熟练应用尚需要一个培训和熟悉的长期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年轻人或者比较有时间和兴趣应用电子政务的非领导同志,却可能没有机会配上电脑。

三是“大马”拉“小车”的矛盾。假设我县投巨资把综合信息平台建成,从理论上讲,将成为一个非常全面、关系政务、商务和群众生活各个方面的系统。根据目前平原实际,我县还是欠发达县,经济总量较小,资本和信息流动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的活跃程度,人均拥有电脑率和上网率还比较低,不管是电子政务还是电子商务,应用面相对狭窄,应用量相对少,传统的政务和商务及信息交流习惯使得综合信息平台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从而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浏览和了解我县私人建设的网站(如www.*****.net)内容,不难发现,政务及商务信息量小、面窄甚至过期,市场反映和应用远远达不到期望值。

四是超前建设与上级政府相关工作衔接的矛盾。据悉,目前**市政府正与市通信公司洽谈建立市政府综合信息平台的有关事宜。如超前建设,我县软件系统及其它业务将来能否与市信息平台兼容相通还不能肯定。若不相通,如再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势必又会增加投资成本,这是任何投资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县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暂缓进行,应进一步观望**市政府信息网络建设和运作情况,待条件成熟,再选择恰当时机建设我县自己的综合信息平台。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借鉴市里的项目运作经验(如投资方式、收益分配、建设步骤等);二是业务上可以直接和市里兼容相通,无需磨合;三是将市里已经运作成熟的系统软件等借鉴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缩短试车时间;四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市里建成后,挂靠市政府这个大网站,我县的信息平台可以更便捷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OO五年四月一日

关于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可行性调研报告【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